“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专题网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党委:深化试点改革 筑牢高质量发展人才之基

发布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1352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把党管人才落到实处,坚持引育并举,在人才招聘、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和系统性改革,以高质量人才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2021年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是放眼全球,在国际舞台上配置资源。千方百计“引进来”,聚焦“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面向全球引进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既考虑人才的国际学术背景、学术成就,也考察其学术潜质、国际化教学能力。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薪酬标准,建立以岗位和贡献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以岗定薪、优劳优得。学院从12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46特聘教授,其中64.4%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0211位教授入选中科院院士、1位讲座教授入选工程院外籍院士。更大步伐“走出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与澳科大合作建设“材料科学与生物医药离岸创新中心”,打造学校首个海外兵团,建立人才供给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聘请数十位国际纳米领域大师担任国际顾问、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成为连接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使者”。

二是精心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核心竞争力。按照“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组建课题组,对于引进青年PI,学院给予充分的学术自主权,由其独立组建团队,在人、财、空间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对于引进青年教师,学院将其安排到学术领域相近的课题组,由资深教授负责传帮带,促进“蹲苗”成长。学院实施SCIP工程,即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青年教师交流计划+青年科学家海外交流合作项目+政治关怀和政治吸纳。通过SCIP工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学院现有的11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0岁以下青年教师约占63.6%;王照奎与UCLA导师合作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程亮在首个聘期内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有12位高知群体加入党组织。

三是坚守本位,实现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从制度保障、能力提升、评价激励三个维度实现科教融合育人、立德树人。在制度层面,实行全员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本科生早进实验室、课题和团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组建“教学工作坊”,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全英文教学水平;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材编撰等。在评价方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在期中与期末阶段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每年举行“我最喜爱的老师”的遴选和表彰活动。

四是精准评价,全方位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建立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实现教师“能上能下”“非聘即转”的动态管理。在年度考核中,以立德树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注重对教师年度学术业绩和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在选聘特聘教授时实行“动态中位数制”,申请晋升特聘教授候选人的学术水平位于学院现有特聘教授的平均水平之上方可晋升,确保“一代更比一代强”。在聘期考核中,实行Tenure-track制度,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青年特聘教授进行第三方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晋升、转聘或解聘。考评中,对于不能为人师表、学术道德失范的人员,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