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专题网

社会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1390

社会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学科驱动、服务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机制,即“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科学研究”、“党建+师资队伍建设”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在办学治院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党建+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使命。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实践融合新模式,做到课堂前沿理论与思想武装相结合,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推动形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学院连续三年开展“党员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党建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继历史学、档案学2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2021年社会学、信息资源管理2个专业又成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历史学(师范)专业获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称号,吴文化史教学团队获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学团队称号。打造“1+6”课堂育人体系,除第一课堂外,科研训练、名家励志、国外境外、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和公益慈善课堂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创新“党建+科学研究”模式,积极搭建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新增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路漫党史研究中心、智能社会与数据治理研究院等研究平台相继成立。2021年,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年会等,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力。2020年,党员教师参编的《苏州通史》(共十六卷)获得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1项为中国历史学科首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全国仅7项)。2021年出版学术著作9部,在SSCISCIE、一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二类刊物论文24篇,学院荣获2021年度科研贡献奖。

打造“党建+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夯实党管人才工作基础。近三年,学院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18名,党委积极参与人才引进,尽力帮助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党员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和示范引领作用。1名党员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名党员教师入选2021年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1名党员教师入选江苏省第6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名党员教师获评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杰出人才和精英人才。党员教师周毅、王卫平牵头申报课题分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二等奖,“大师+团队建设”成效显著。